→ iqeqicq : 反而F-4在越南戰場上被越共MiG-21屌打05/14 00:44
推 Palpatine : 越戰一開始沒裝機砲被米格機欺負 05/14 20:59
美軍在越戰期間(1965-1972年)共擊落85架的北越MiG-21,其中F-4創下的戰果有79架,
北越在越戰期間擁有的MiG-21總數也就近百架,實在看不出屌打在哪裡。
最常被拿來當「屌打」佐證的是交換比,美軍與北越的全機種損失交換比約1:2.4,
跟韓戰的1:10落差過大,超乎美軍自己與普羅大眾對美軍的想像。
F-4在越戰期間遇到的困境包括:
1.交戰準則限制:最高層下令所有美軍戰機必須目視確認敵機確屬北越後,方可交戰。
F-4原始武裝設計全部飛彈化,沒有內建機砲,以超視距空戰為優先戰術;
但上述交戰準則等於廢掉F-4過半的功力,失去遠距離搶先發動攻擊的優勢。
2.對地攻擊任務遠比對空任務優先:F-4常常在掛滿炸彈的情況下遇到敵機,
即使想跟來襲的米格機交戰,全身負擔什麼招式都使不出來,
心一橫把炸彈全扔掉,米格機達成讓美軍攻擊無效的任務、立即開溜。
北越米格機後面甚至打不贏就往中國飛,看準美國不敢追擊過國境線。
3.禁止攻擊機場:時任美國總統詹森禁止美軍攻擊北越機場,即使是防空武器陣地,
還沒對美軍射飛彈、開炮就高枕無憂,理由是不想傷到基地裡的蘇聯顧問。
只要沒有這些限制,美國海空軍有的是方法獵殺MiG-21在內的所有米格機。
例如1967年1月2日,美國空軍策劃一場「大刀行動(Operation Bolo)」,
集結56架F-4C戰機在內的百架大軍圍剿MiG-21。
https://i.imgur.com/vttRh75.png F-4C





推 Aadmiral : 美國空軍F-4的擊墜比是3:1,海軍F-4擊墜比5.2:1 05/15 22:50
→ Aadmiral : 海軍F-4也沒加裝機砲,成績照樣比空軍更好 05/15 22:51
→ fatcat0423 : 主要是老美無法接受五五開的損失 05/15 22:52
推 Chricey: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? 05/16 08:52→ fatcat0423 : (雙座機乘上交換比 ) 才有了各式交戰革新 其中影 05/15 22:52
→ fatcat0423 : 響最大不是機體不是單人操作 而是機隊資源管理 05/15 22:52
→ Piin : 飛行員訓練有很大的影響 05/15 22:54
推 ja23072008 : 推 05/15 22:58
推 Chricey : 有人知道UC2和其他關節保健品的差異嗎? 05/16 10:15推 WaterFrog : 推,美國空軍的F-4在越戰初期表現不佳主因是飛行員 05/15 23:02
→ WaterFrog : 訓練問題,次因是當時麻雀飛彈在越南環境下妥善率不 05/15 23:02
→ WaterFrog : 佳導致很多飛彈射出去就像鹽水蜂炮一樣亂飛。後來隨 05/15 23:02
推 wistful96 : 跟後來F-15的號稱104:0相比,F-4算是比較沒那麼強 05/15 23:03
→ WaterFrog : 著加強近距離交戰訓練以及麻雀飛彈的可靠度,扭轉一 05/15 23:04
→ WaterFrog : 開始的局面 05/15 23:04
推 wistful96 : F-16到2023的紀錄是72:2 也是超猛的 05/15 23:06
→ fatcat0423 : 當初的響尾蛇會追太陽 麻雀會追地球 沒辦法 05/15 23:08
→ wistful96 : F-4是好戰機,只是前輩跟後繼戰機都太強了 05/15 23:10
推 iqeqicq : TKS 05/15 23:43
→ iqeqicq : F-4在SEAD防空壓制作戰表現算是不錯 05/15 23:43
→ iqeqicq : 關鍵字:Wild weasel 05/15 23:47
推 patentshit : 美國空軍在越戰初期還有更悲劇的AIM-4,甚至有AIM- 05/16 02:50
→ patentshit : 9時空軍高層還不想讓F-4武裝換成AIM-9 05/16 02:50
→ JOHN117 : 現在戰爭雷霆裡的F4也頗悲劇啊XD 05/16 05:02
推 fragmentwing: 民主國家的ROE太爛了吧 05/16 08:52
推 flameblade : 沒碾壓算輸的概念 05/16 10:06
推 AfterDark : 最主要是美國很喜歡綁手綁腳吧 05/16 10:15
→ AfterDark : 要搞超視距又要人家確認來頭 05/16 10:15
→ AfterDark : 這是折磨人吧 05/16 10:15
→ iqeqicq : 難過中國敢搞無視法律和道德的超限戰 05/16 12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