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 引述《a22028504 (T.L.王)》之銘言:
: 聽說那個很會發明的愛迪生被罵了
: 他到了法國科學院
: 為來自各方大師演示新發明留聲機
: 後來竟然被其中一個大人物罵了
: 說那是低級的腹語術
: 突然覺得愛迪生好委屈喔
: 跟別人分享發明的成果
: 還要受人言語羞辱
: QQ
他的發明靈感,其實受到德國科學家荷姆霍茲(Hermann von Helmholtz)的影響。
荷姆霍茲是19世紀最著名的德國科學家之一。他的研究橫跨物理、生理學、心理學
與哲學,其著作《聲音的感覺作為音樂基礎的物理學研究》(On the Sensations
of Tone as a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 Theory of Music),成為
聲學研究的聖經。
愛迪生不是學院派的理論科學家,學歷也不高(基本是自學成才),但他非常愛
看技術與科學書籍。他曾表示他讀過荷姆霍茲的書,而且對聲音的震動、共鳴、
聲帶與耳朵的關係感到非常著迷。
據他自己說,正是因為受到荷姆霍茲對聲音的物理機制分析的啟發,他開始思考
:「如果聲音是一種可以測量的震動,那我是否可以把它『畫』下來,然後再讓
機器照著『畫』過一次,就能再現原來的聲音?」
這種從聲學物理 → 機械模擬 → 聲音重建的邏輯,正是留聲機的雛形概念。
他是在荷姆霍茲的理論架構上,造出了一台真正「會說話的機器」。
愛迪生討厭複雜的音樂,這跟年輕時因為一次事故導致耳朵受傷有關。這導致
之後聽力逐漸退化,使他無法分辨微妙的音色。照理說,聽不太到聲音的人
應該很難做音樂實驗吧?
他發明了一個超奇特的方法:用牙齒聽聲音。
沒錯,他為了抓到確實的感覺,用牙齒把聲音傳到頭蓋骨和下顎骨,例如鋼琴家
在現場演奏時,他會用牙齒觸碰琴身來「聽」音樂;在進行電話研究時,讓聲音
震動透過骨骼傳到腦子。
助手看到他咬著金屬管,一臉享受,還以為他發現了什麼新型口琴。實際上,
他只是在聽某首老歌錄音到底有沒有感情。這招放到現代就叫做「骨傳導」,
現在的高級耳機才用這技術,結果愛迪生早在1880年代就自己摸索出來了!
讓我們先回到1878年,愛迪生剛剛發明了留聲機。當時,人們只習慣手寫信
或面對面說話,沒人想過聲音可以像照片一樣被「保存」,甚至再「播放出來」!
愛迪生high到不行,於是決定把這項黑科技帶去歐洲,給大眾開眼界,順便
刷刷存在感。
他將地點選在了學術殿堂:法國科學院(Académie des Sciences)。
現場氣氛一開始還滿莊嚴的,
這是一場超高規格的發表會,現場坐滿了物理學家、數學家、語言學家……
個個西裝筆挺、風生水起,正等著看看這位美國發明天才的新把戲。
可惜的是,愛迪生本人並沒到場,只是派了位助手帶著機器登場。助手將機器
裝好,輕輕地轉動那個裝了錫箔紙的金屬圓筒,喇叭裡就傳來吱吱嘎嘎的聲音
一句略帶金屬味的英文童謠:「Mary had a little lamb...」
(瑪麗有一隻小綿羊)
雖作為愛迪生的錄音代表作,但這在今天,聽起來會覺得「比早期常玩的
任天堂遊戲所呈現出來的8bit音質還差的錄音」!但當時可是爆炸性的驚奇!
台下先是短暫的安靜,接著出現些許驚呼聲與竊竊私語。有人驚訝,也有人露出
狐疑的表情。就在這時,一位重量級的法國學者站起來(有版本說是語音學權威
,也有人說是醫學界名人),臉上寫滿不屑的表情,當場開酸:
「這只不過是一種低級的腹語術(ventriloquism)罷了!」
簡而言之,他覺得這東西不是什麼高科技,只不過是某種魔術表演、騙人玩意,
就像那些在馬戲團裡用肚子發聲的表演者一樣,根本登不上科學的大雅之堂。
這位學者的評論像顆震撼彈,在場很多人開始議論紛紛。有些人點頭認同,
覺得那聲音不清不楚的,不像什麼重大發明,也許這東西是雜質吧。
不管怎樣,這場精心安排的發明首秀,最終落個像鬧劇般的下場。
愛迪生後來聽到這件事,氣噗噗大罵那群人「根本不懂創新」、「被學術
尊嚴沖昏頭」,還說:「那些封建古板的法國傢伙才是需要被打掉的雜質。」
其實也不能怪他們,畢竟當時沒有錄音技術,聲音也不像畫畫或照片能看到結果,
從來都是「說了就沒了」的東西,加上早期的留聲機音質真的很爛,聽起來
就像有人躲在金屬桶裡講話。所以很多人自然以為是表演騙術,而非科學成果。
雖然當時被酸慘,但愛迪生繼續改良留聲機,讓它音質越來越清楚。幾年後,
留聲機進入商業市場,成為音樂、語言、廣播、電影配音的基石,人類
從此開始了聲音記錄與音樂娛樂的新時代。
以上
reference:
科學家的X檔案
Wiki
--
「君知刻酷之積怨,不知忠厚亦能積怨也。夫煢煢孱弱,慘被人戕,就死之時,楚毒萬狀
。孤魂飲泣,銜恨九泉,惟望強暴就誅,一申積憤。而君但見生者之可憫,不見死者之可
悲,刀筆舞文,曲相開脫,遂使兇殘漏網,白骨沉冤。君試設身處地,如君無罪無辜,受
人屠割,魂魄有知,旁觀讞是獄者,改重傷為輕,改多傷為少,改理曲為理直,改有心為
無心,使君切齒之仇,從容脫械,仍縱橫於人世,君感乎怨乎?不是之思,而詡詡以縱惡
為陰功,被枉死者,不仇君而仇誰乎?」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42.72.29.60 (臺灣)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Gossiping/M.1751385416.A.489.html